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专访
采访对象: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学员 张学强
采访: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 齐爽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经4个月了,随着疫情的缓解,我们的生活也在慢慢恢复正常。
相信很多人都还忘不掉疫情爆发之初的恐慌感,忘不掉宅家防疫的那段日子,更忘不掉为抗击疫情冲在前线的人们!
张学强,
是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的老朋友,
她是学习英语的“潮妈妈”,
她是退休后爱“玩乐”的“北京大妞”,
她是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的“学习明星”,
她更是在疫情期间自愿走出家门到社区做志愿服务的“逆行者”!
面对疫情,很多人都是避之不及,居家隔离保安全,而张学强却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在疫情爆发之初报名成为社区服务志愿者,站岗、捐款、捐资,将家里的防疫物资捐给有需要的人。
张学强说,口罩和消毒用品,只要她有多少就捐多少,因为12年的护士工作经验,她比大多数人都懂得怎样做好防护,可以保护好自己。
生活中的张学强其实是个很会“算计”过日子的人,而在捐款的时候,她把抽屉里的现金都捐了出去,她说当时的感觉是捐款这件事太“爽”了!
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社区志愿服务代表着每天要接触不同的人,被传染的风险无疑加大了。
家人得知她要做志愿服务时,更是充满了担忧,担心她的身体状况是否会承受得住,劝阻她在家隔离保护好自己。
张学强说,如果她现在没有退休,还是在医院工作的一名护士,那么她现在肯定在湖北和其他医护工作者并肩战斗了!
她说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抗疫疫情的战争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
虽然自己有着专业的防护知识,但真正身处志愿服务岗位时,内心的恐惧也是难免的,而在志愿服务时面对不按要求登记、出示证件的人,也会感到压力。
即使会遇到困难,但街里街坊的一个点头、一句谢谢、一个眼神,都是对她工作的认可,都会让她心理感到温暖,更加坚定了她抗疫的决心。
其实,在做志愿服务时张学强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妈妈突发疾病,她每天和姐姐轮班陪护,但从未影响过志愿服务。
疫情缓解,母亲病情好转出院后,她又变成了公园里玩轮滑的“拉风”大姐,在家里又会变成一枚安静的喜欢画画的美女子。
她还会把自己吹葫芦丝、单簧管的视频分享给朋友们,把自己快乐、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在北京实行垃圾分类后,她又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志愿者。
张学强说,疫情宅家的期间,很多人都变成了“手机党”,但她通过志愿服务和学习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学习对于张学强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疫情期间,除了志愿者服务,张学强最投入的事情就是学习。
2016年,张学强参加了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举办的英语班,从那开始就一直跟着老年大学学习。
疫情期间,虽然面授课程暂时停课,但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把直播课送到了她和其他学习者的家中。
心理疏导课、食品安全课、绿植养护课……尤其是在5月12号的户外手机摄影直播课,更是满足了她一直以来学习摄影的愿望。
她说,虽然自己六十多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但她会通过学习,绝不落后于年轻人。
张学强通过做志愿与学习把疫情期间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并充满意义。
相信很多人也同她一样,在抗疫的同时也将正能量传播给其他人,成为亲朋眼中的“抗疫明星”。
请将您的抗疫故事分享给我们,我们一起传播正能量,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