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学员故事 | 乐享学习生活,演绎艺术人生

2023-03-03  



       “桑榆生辉洒满天,乐学享老绽华年”,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泰康乐学奖学金支持的2022年全国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展已圆满收官!乐学专栏故事中,我们将带大家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优秀作品的背后故事,感受学习享老的精彩生活。

 

       不再只满足于“老有所养”,越来越多的老人希望通过“老有所学”来实现“老有所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还是人生下半场的新爱好,同学们如今再次踏上学习之路。

 

       学员们用缤纷多彩的文娱爱好,充实丰富了各自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作品,领略多元的艺术之美。

 

 

乐学影像,

用镜头开启“第二人生”

 

       从初来北京的孤单落寞,到报考老年大学摄影班、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这是短视频作品《我的退休生活》所讲述的故事。

 

       层层递进的情节,清晰美观的画面,细致入微的表演,这部专业的视频作品,出自于北京朝阳职工大学的摄影班学员团队——何天成,李艺雯和庄玮。

 

       他们三人因对摄影的热爱而在校园相聚。李艺雯在年轻时就对摄影十分感兴趣,但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学习,当看到学院的摄影班在招生就立刻报名了。

 

       庄玮也是十足的摄影“发烧友”,她有专业的相机设备,只要出门就会拍照片,时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拍摄成果。

 

       何天成则有着多年的摄影经历,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已经开始投入这项爱好了,加入朝阳职工大学的摄影班则是想更系统地学习一下摄影。

 

       由于定期参与学院的课程,完成拍摄任务,何天成的退休生活变得格外充实忙碌。他说,有时自己和摄影班的同学们可能会准备作业到深夜,甚至天不亮就起床继续。

 

       摄影班的同学们对课程设置和老师教学表示十分满意,李艺雯说,“现在回头比对自己最初时的作品和临近毕业季的创作,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摄影课,他们更是结交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共同度过了几年愉快的学习时光。

 


视频作品《我的退休生活》

 

       当谈及创作灵感时,李艺雯提到了当今社会的老龄化现象,“老年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伴随着这个问题,短片的雏形随之诞生,而故事的主体情节则来源于何天成亲身的退休生活经历。

 

       67岁的何天成在退休之前是宁夏大学的英语老师,退休之后来到北京,尽管有诸多不适应,但加入老年大学摄影班、重拾多年爱好之后,生活又充实了起来。他说这段经历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分享的话题。

 

       三位学员参与了剧本撰写,画面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庄玮说,当时拍摄的时候是夏天,天气炎热,而且受到疫情影响,过程中困难不少,多亏了门殿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才让这部短片得以顺利完成。

 

       通过这番实践,他们也对影片的制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视频作品《我的退休生活》

 

       《我的退休生活》获得了此次教育教学成果展的最佳故事奖一等奖,还获得了“泰康乐学奖学金”,这对学员们来说是一个意外惊喜。

 

       李艺雯在采访中谈道,“通过身边人的故事来体现社会现象,我们的创作理念得以实现,也是对我们学习成果最后好的检验。”

 

       何天成提议,把奖学金留在学校当作奖励基金,激励那些努力学习、有优秀作品的老年学员。

 

       学员们通过摄影记录下了眼中的老年生活,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影像都是时光的印记,也期待着他们今后也更多精彩的作品。

 

 

舞乐为伴,

圆梦文艺理想

 

       看过朝阳职工大学的三位同学用影像探索退休生活的缤纷多彩,再来到京城西北角,泰康之家·燕园里有另一群充满活力的老人,正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绎着他们的生活艺术。

 


泰康之家·燕园

 

       在88岁的高龄走上讲台成为老师,对我们来说似乎难以想象,而泰康之家·燕园的芭蕾舞队却正有一位这样的义工老师。李蘅在小时候就曾学过芭蕾,退休之后她又重新拾起了这份爱好。

 

       在她的组织带领下,一支平均年龄为74.6岁的芭蕾舞队组建起来,许多从未接触过芭蕾的老人们纷纷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心愿。

 

       范家祥叔叔用短视频作品《乐泰银发芭蕾形体》记录下了芭蕾舞团的日常,只见成员们如蝴蝶一般曼妙起舞,从园区的排练厅一直跳到北京电视台。

 

       除了芭蕾,园区还有另一支民族舞队,队内最年长的队员吴纯华老师已经82岁高龄,但她依然把握每一次的训练机会,和成员们一起努力着,共同翩翩起舞。

 


燕园的芭蕾形体班正在训练

 

       台上舞姿飘逸,园区琴声悠扬。张东煜用短视频《钢琴培训班》记录了一群平均年龄为83岁的钢琴演奏团。《罗蒙德湖》《梦中的婚礼》《维也纳进行曲》……首首耳熟能详的名曲如泉水般流淌进听众的心田。

 

       班级中的陈阿姨说,自己年轻时就有学习钢琴的梦想,但一直没机会实现,现在退休了,终于能开始学钢琴了。

 

       强正富则是燕园古琴班的一位学员,跟随他的镜头来到《泰园乐泰学员一堂古琴课》,在旷远悠远的琴声之中,心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班中的王雅英在课后由衷感慨,“遇见古琴,向往已久,得偿夙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他们正践行着这份生活之道,重寻多年前心之向往。

 


陈凌波长辈、张东煜长辈钢琴四手联弹《保卫黄河》

 

       除了与舞乐相伴,泰康之家·燕园还有一位以手艺见长的孟繁敏孟老师。早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孟繁敏就被朋友用布艺堆绣工艺制作的福娃所深深吸引,自那以后,便醉心于这项民间艺术。

 

       在短视频作品《我的义工时刻-布艺堆绣》中,一双巧手引领着五彩丝线层层穿梭拼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紧接着脱颖而出。

 

       十余年的热爱和坚持,孟繁敏乐此不疲。曾获得海淀区布艺堆绣三等奖的她,更在园区开设了专门的布艺堆绣课程。

 

       在孟老师的努力之下,7年间已有100余位学员领略了这项唯美的传统艺术,能将这项古老的民间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她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

 


孟繁敏正在创作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从朝阳职工大学,到泰康之家·燕园社区,老人们流光溢彩的生活传递着无穷的活力。他们重拾热爱、勤勉学习,他们在艺术中开启第二人生,在梦想舞台上,青春再返场!

 

想要学习国家老年大学平台的课程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

注册成为老年大学学员

总有一门课程适合您

 

如果您想要学习更多课程

欢迎登录国家老年大学官网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可关注官方微信、下载官方APP、进入小程序、进入视频号


 

往期精选

(点击对应图片,即可跳转至原文)

 

有话说 | 人才没有年龄界限,退休后再就业您怎么看


招生简章 | 来国家老年大学,总有一门课程适合您


来源:北京开放大学、泰康之家·燕园

(部分内容有所删改。版权归原作者)